2019年环保工程职称评审,你看到职称通过名单了吗?

环保工程中级工程师职称评审通过名单:

微信号:jy00200200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市环保局:赵玲、赵子华、徐丁伟、韩立明、窦科彬、李龙、张瑞卿、胡庆刚、张树坤、师晨光、郑萍、徐凤、李梦娟、杨文甫、吴佳丽、乞世翔、王磊、周新超、张宁波、王龙、郎丽景、曹继刚、李国飞、王志芳、郭自广、张晶、韩璐、陈国骅

水业集团:杜颖、于奥辉、王贺贺、关丽芳

非公职称评审通过名单:

开发区:王淑颖、未丽园、甄亚锋、杨春会、杜川播

夏江涛、武丛丛、郝金金、高丽华、乔伟

温丽娟、辛环宇、高月婷、李林

桥东区:李淑婷、张明海、陈志勇、刘海龙、陈丽雪、孙经丹

梁永胜、郭红丽、王晓红、刘振、李向阳

桥西区:武瑞庭、徐柳之

清河县:李亚杰

沙河市:秦康佳、王凯、侯欣凯

邢台县:金振家、睢自珺、张爱军

市人才交流中心:何桂辛、张海燕、闫石、班胜宽、王志刚、赵严、孟宪刚、李永杰、高欣欠、邵娅仁、白雨牧、马秀峰、范盼、牛立磊、刘志远、刘立川、平克明、李海涛、张洋、冯彦星、张华茂、赵琳莉、郭朋强、吴赛男、于倩倩、景爱国、郭子军、李光、李春生、海丽、孙瑞雪、陈志明、任全拥、王卉芳

以上为2019年河北省邢台市,环保工程中级工程师职称评审通过名单,以上为部门名单,如果说您想获取全部名单,可点击扩展链接进行查看,或者直接私我获取全部名单,对了,如果说今年职称评审没有通过,抓紧时间开始准备吧,争取明年通过名单有您的名字。

[河北省]河北2019职称吧,河北职称最新消息

教师怎样可以直接评上高级职称?

现在中小学教师想要评上高级职称,是非常困难的。在晋升了一级职称之后,辛辛苦苦工作很多年,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能顺利晋升高级。但现实是,限制的条件比较多,岗位指标比较少,所以造成了很多老师年年参与竞争,常常愿望落空的情况。 所以想直接评上高级职称,难度是非常大的。

1.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职称,从基本条件上来说,任现职以来的时间、班主任工作的经历、学术论文或专著、教学教育情况等,这只是达到了及格线。 要增加竞争力,这些基本条件远远不够。

2. 由于竞争特别激烈,所以有些地方在现有的条件之外,又加了一些限定的条件 。比如有的地方要求要有支教的经历,有的地方有任现职以来班主任有五年工作经历等。到了学校,由于符合条件的人众多,指标太少。所以每个学校还会在原有基础上再加一些限定条件。这样下来,层层限定,有些老师连申报的资格都没有了。

3. 还有岗位限制 。不同层次、不同等级的学校,每个地区规定的高级教师岗位比例是不同的。比如像目前河南省,在岗位设置方面,在高级岗位调整的力度方面还是比较大的。

岗位的设定,才是最终的限定条件。没有岗位,不管有多少教师达到晋升条件,那都是没有作用的。

因此未来有望。

不知何谓直接评上高级职称。

一般教师,总是由初级到中级,中级到高级。

直接评上?是否中间可以缺一进程,比如从初级直接到高级的这种跳级飞升?

这种直接评定,本人尚未发现,即使破格,目前本人所看到的也只是评上中级后,五年未满,破格晋升高级而已。

本人理解,无所谓直接或间接评定,即使有人传引所谓教龄满多少年即可评定,如果真的有此政策,那么按相关政策评定(我们现在的所有教师都是按相关政策评定),也不能叫什么直接评定。

本人还认为,仅凭教龄即可评上高级职称是不可能的,这样,职称体现的就不是专业技术水平,仅仅成为了一种荣誉。

正高教师全国不到一万人,评上正高比评副高不知道难多少倍。全国符合要求,进副高的教师有500多万人。全国已评上副高又2百多万人。职称评定还有要完善的地方,客观地说还是相对公平的,公正的。主要苦于名额有限,老师望正高,副高无望。要想走捷径评上高级教室。1、入藏支教二年,回来破格参评高级教师。假如你有这样机会一定要抓住。硬件、软件不能太差。假如破格评你,你的教案错误百出。那也不会评你。 2、做好充分准备,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教研活动。如今先期入围都是打分制。赛课获奖、研讨课、公开课等等,都有分值。如今60、70后教师打分打不赢80后教师的分数,原因就在此。老资格, *** ,以为工龄教龄长压死年轻人。不愿意接受安排的任务。打完分后,傻眼了。80后入围,60、70后出局。机会一次一次错过。 3、送评教案一定不能马虎,教案最容易找到你的错误。举例说明,如教学要素中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教师自己确定的,不是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参确定的。评委一旦发现核实,你必打下来。在参评年限内,一定要准备好一份优质的教案。 3、争取立功授奖,当劳模。省级以上的劳模,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都会有破格评高级的机会。

先当上校长,会不会教学无所谓,只要会拆拆建建,直接可以评上高级,有多高就能评多高。

机遇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评高级职称也是一样。

只不过,需要循序渐进。想评上高级教师,要先评上一级教师。如果一级教师都没评上,而想进高级,门都没有!

也就是说,高级教师是在一级教师的基础上评的,并且还要求在一级岗位上任职满5年。

现在,评高级,条件要求并不很高,但竞争激烈,优者上!

或许,每个地区要求的条件会不大一样。在福建莆田这边,如今参评条件、量化得分标准都是公开透明的,莆田教育网上可以查得到的,并且发放到各中小学学校。到评职称时,随机抽调评委库人员,组织评选,根据提供的材料逐一打分,之后累计,排名,按分数高低录取。评选时,当场亮分,由数十人组成的评委会,评委举手表决,因此,评分量化,现场考核等,就连片段教学的课题也是临时选文,抽签决定,还有评委也是临时抽调。总得来说,评选过程,客观公正,不存在,也无法进行暗箱操作。

那么,评上高级教师有什么条件呢?一、任职年限,在一级岗位满5年;二、班主任年限,累积得分;三、近五年的年度考核,合格以上,优秀加分;四、各级开课,市区级的加分;五、课题研究,要求前三名核心人员,区级以上加分;六、论文,CN论文加分;七、城镇的,支教1年;八、指导教师(学生),区级以上的加分;九、市区级骨干教师,加分;十、现场考核,论文答辩,或片段教学,60分合格以上,分数占20%计入总分……

总之,教师要达到那些条件,需要一些时日准备才行。并且不是条件达到就可以,是有职数限制的,是教师间的竞争,优者先上。

今年刚刚上岸成功,我有经验我来答这个问题!

小学教师一枚!11年多教龄!乡下5年!县城教书5年!职称开始没有敢想!2016年生了孩子之后觉得也不能那么颓废要给娃一个交代榜样的作用啊!于是拼命参加各种比赛!挣分挣分!不容易!今年消息公布中小学一级教师成功上岸!这也是我更高目标了吧中小学高级就不去想了!中小学一级(以前叫小学高级)上了我就当自己人生满足好了!下面来说说自己的经验!

1 抓住政策

我们自己本学校是没有评小高名额的,要想获得机会就必须要出去交流(到别的学校教学三年)在交流任教的学校还必须拿一个优秀称职,刚去的新老师想拿一个优秀真的是要杀出一片血路啊!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干活,啥活落身上都不要推,掉几层皮也要迎头而上,总会过去的!

2 多参加比赛

要评高级就要挣分啊记得上个学期我同事这样评价的:就仨瓜俩枣的分数还天天算[捂脸][捂脸]真的是每天找人算分!

如果你要参加比赛就每一次比赛都要提前做好准备!比如说要去评课比赛就要提前看看上那几节课,然后充分了解教材看看网上这篇课文的教案,那第二天现场评课就简单多了!评课的时候还要大胆发言!

只要是比赛可以积累分数的都要大胆参加,胆子练练就大了!也不要怕麻烦辛苦!

3 针对自己地区的标准来有针对性挣分

有的老师比较盲目,其实如果近两年要评高级可以把这一年的评分标准拉出来逐条对照,自己少哪一块就补哪一块的分数,虽然登第二年自己评的时候也会改动但是大改动也是没有的!

4 三两个知心好友

现在评个高级很不容易,每一个环节也不能差迟,这时候三两个知心好友就特别重要了!分享进度,抱怨内伤[捂脸]压力很大我们要自己学会和人分享压力!

如果之一年没有评上再连续评几年那是真的要崩溃的!所以要学习缓解自己的压力!

希望这些实战经验对大家有帮助!

吉林最新政策,在农村工作一线教师,三十年教龄,中级职称十年可以直接晋高级。原来是改革试点后的文件,学历中师25年,大专20年,本科10年。中级职称任职10,15年,有教学活动大奖,有论文,有课题,有市里模优(地级市)一项既可。2014年以前好使,2015.2016.2017.2018.不是这个了,有名额限制,必须有论文,还要答辩。2019又有新的说法。

最快最直接的 *** 就是——想办法当领导,职位越高晋级越快[捂脸][呲牙]

从字面来看,到底是问初级职称教师还是问中级职称教师,让人一头雾水,准确的说应该是 中级职称教师怎样可以直接评上高级职称 吧?

对一线教师而言,但凡申报高级职称者,其学历、资历、教学工作量等,基本上是不存在问题的,教师要想由中级职称直接评上高级职称,关键看教学业绩、各种教学竞赛、年度评优评先等方面的荣誉是否够级别、够份量、够数量( 难度比较大,据说,一般县级以上荣誉不大容易被一线教师争取到 );是否有结题课题( 有的只需要校级课题 );是否有发表的学术论文( 难度不大,只要稍作努力 )等。

要想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就要求自己在任中级职称以后,就必须做好前期准备,尽量争取获得各种荣誉的机会(评高级职称,对所要求的一些资历,如班主任年限、支教经历、各类荣誉证及课题论文等,都要求必须是“任中级职称以来”的,任现职以前是无效的)。

做梦或梦游可直接评

河北2020年中级职称继续教育通知

除了通过考试,获得证书,最重要的还属于中级会计继续教育了,这个是每年都必须完成规定的学分,对于首次参加到继续教育学习的小伙伴们,可能还不了解继续教育的学习有哪些形式,下面我们以河北为例一起来看看河北2020年中级职称继续教育通知吧!

河北省财政厅会计人员服务中心

关于开展2020年度省直会计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科目继续教育的通知

省直各部门、中直驻石各单位财务处:

根据《河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有关事项的通知》(冀财会〔2019〕65号),现就开展2020年度省直会计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科目继续教育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城市30教龄不能直接认定高级教师是什么原因?

我是荣哥讲物理,很荣幸与大家分享对“城市30教龄不能直接认定高级教师是什么原因?”这一问题的看法。

首先,职称改革的新趋势

在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了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的新思路,一是提高地方中高级教师岗位的比例,二是教师职称向农村和艰苦边远地区倾斜,这将是2020年教师职称改革的趋势。

从以上各省公布的公告来看,教师职称向农村和艰苦边远地区倾斜,除河南、山东省份“农村从教30年可直接评高级教师”以外,甘肃省是不受指标限制,但仍然要进行评审,这是国家为了促进义务教育地区间均衡发展,为了能振兴乡村教育,使农村的孩子有学上,有较好的教育环境,所出台的优先政策。

其次,农村从教30年,不受指标限制,就能顺利进晋吗?

2019年1月8日,甘肃省人力资源和 社会 保障厅、甘肃省教育厅印发《甘肃省基层中小学教师系列高级职称评价条件标准(试行)》的通知,通知中对晋升职称给出了明确的条件。

从以上正常晋升业绩贡献条件标准来看,乡村教师满足晋升的条件也是一件难事,受教学环境的影响,乡村教师获奖的机会远小于城市的教师。

鉴于以上情况,城市30教龄直接认定高级教师是不可能的事

身受城市的教师就不用去羡慕农村教师的这一份福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自身的硬实力:

班主任工作虽然辛苦,但在职称晋级上,有很大的优势。从我县的方案来看,担任班主任、辅导员等管理工作的,有4分的管理分值;还有较多的机会评优评先,挂名辅导学生获奖,这里也有4分的分值。

2.参与支教活动,服务农村教育事业

在我省的职称评比中,参与支援新疆、 *** 或到农村进行支教的,给予额外的加分。从各地的职称改革政策来看,职称对农村进行的倾斜,对广大乡村教师是一个好消息。

3.积极参加教研课改活动,做好课题研究

撰写论文,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比武,这都是必须的。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各类证书会为你晋级添砖加瓦。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晋级认可的证书,仅限于教育主管部门,像学会、协会之类的证书是没有作用的,当然也不失为一种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 *** 。

4.积极辅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

积极辅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比如科协每年的 科技 论文、 科技 *** 、科幻画之类,获奖的机会比赛多。

截止目前,全国多数省市相继出台了有关农村教师职称评审的优待政策。

从题主所提的问题,“三味”感觉仍有不少老师对该项农村教师优惠政策存在很多误读。

首先,各省市所出台的这项“职称评审优待政策”,是特意针对农村教师这个群体的 。

农村学校地理条件差、教学资源薄弱,一直是我国教育整体发展的一个瓶颈。为了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急需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倾向,为农村教育建设和稳定一支优秀师资队伍。

其中,通过职改,给予农村教师在职称评聘上的优待政策,就是重要举措之一。

这个时候,如果城市教师也可享受这方面的优待,则有失该政策的本意和初衷。 其结果,岂不让更多农村优秀教师涌向城市学校,让农村学校雪上加霜 。

其次,该项有关农村教师职称评聘的优待政策,并非无条件的“直接认定” 。

对于农村教师高级职称的评聘政策,各地不尽相同。可能有极个别省市确实优待力度大,不排除存在“达30年农村教龄的可直接认定高级”的情况。

但据“三味”所知,各省市在该政策的优待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是,在农村教龄达到若干年时,评审职称时,可不受岗位结构数限制 。也就是说,达年限时可申报,但能否最终评上,还得看你的硬件条件是否达要求。

“三味”所在省市就是这样的。每年达农村教龄20年(自2019年已将为10年)申报教师人数很多,但最终被通过的,仍然是小部分。

二是,对农村教师实行“即评即聘,评聘结合 ”。

这一优待政策让农村教师得到了很大的实惠。一改过去“获得职称却拿不到待遇”的“空瓶(评)”现象,从而让职称的评定更具实惠性。

三是,在评审条件上有适当放宽 。如不少省市对农村教师评职称时,在职称英语、职称计算机、发表论文、科研课题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免政策。

农村学校30年教龄可以不在指标限定内评高级职称。

这是国家为了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采取的一项措施。也是为了把好的师资留在乡村学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为了提高乡村教师终身从教积极性的一种措施。

这条措施的实施也不是无条件的,也是有很多限定条件的,并不是说在乡镇从教30年后就可以自然而然晋升到高级职称。

农村学校的高级职称也有一定的指标限制,但是你的教龄超过了30年,可以不在这个指标范围内进行评定。当然还有一些其他条件,比如你的班主任工作,你的教学,你的教研等等,也得说得过去。如果同等条件下有很多的老师参评,从县一级行政单位来说,也得综合评定一下。

城市30年教龄不能直接评定为高级原因,就是国家没有这样的政策,你要参评高级教师,就要符合国家、省市现有评定高级教师政策的有关规定。

当前绝大部分省市的高级教师评聘职责和权限都放给了地级市。高级教师的评定主要是在地级内完成。这里边也要考虑到一个综合、平衡、和选优的条件。

还是我以前文章当中说的那句话,当你评定职称的时候你两手空空,你自己都没有做好准备,你拿什么来评职称呢?

职称关乎到每个人的工资,地位,名誉,每个人都应该重视。当前从国家的政策和省市的政策来看,都对高级职称的指标进行了较大的调整。由原来的12%左右调整到20%左右,这就为很多老师晋升高一级职称提供了政策支持,但是也不能说到了30年的教龄就自然而然晋升到高级职称,这是不可能的。

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教师晋升职称从总体上说是政策、学校和个人的综合的事情。

当机会来了的时候,希望老师们都能够抓得住。

职称制度从设计之初就不是一项对于教师的福利制度。而且别说城市从教30年的教师不能直接认定为高级教师,农村从教30年的教师也不是直接认定为高级教师,而是可以不受岗位职数限制参评高一级职称。

近两年,各地为了落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为了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促进区域内的教育均衡发展。在政策上出台了不少向农村教师倾斜的政策,比如农村工作补贴,农村工作30年可评高一级职称等。

正是这些政策的出台,让很多城市的教师,特别是县城的教师倍感委屈。他们认为自己工作要比农村教师强度大压力大,而工资待遇又与大城市无法比。

其实取在县城里的教师讲的也是实事。但今天我却想说,农村从教30年可评高一级职称这一类政策从出台时就不是为提高教师待遇的,这些政策的真实目的是为了通过对农村学校的政策倾斜,让更多教师愿意到农村从教,愿意留在农村从教。从而缩短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教师资源的差距。

但实事上,这些政策的出台,真的留住了农村教师了吗?农村教师能考或调到县城去,他们真的不去吗?

今天还看了一篇文章,说道,“县管校聘”将会掀起新一轮割农村教师的韭菜。虽然有些片面,但也不是没有道理。

目前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没有30年教龄直接认定高级教师的政策。高级教师也称副教授,各地都有严格的指标限制,还要许多必备条件。即使你具备了指标和评审条件,也不能保证一定能通过,还需要讲课和答辩合格、民主评议评审材料通过才可成为中小学高级教师。

坚决要求或弱化或取消职称工资,或自然晋级,或评进加自然晋级,当达到晋级或晋档年限的两倍没时间,就自然晋级晋档,不相信两年称职还没一年贡献大。总之改变校园普遍宫斗的现状,善待和尊重每一位教师,特别那些不争斗的老教师,都在讲台上,就是因为不愿或不善争斗,年纪一大把,工资差一截,不是侮辱人吗?工资多少是够,对贪婪者永远不够,对淡泊名利者 ,少一点无所谓,少太多侮辱人。教育界需要一批埋头育人,不争优也不求利的好老师,但现在的人职称工资制确实不好!

乡村教师达到30教龄直接认定高级教师,这一政策已经在部分地区试行,还没有全国实行,这项惠及千万乡村教师的政策的近期也不可能在城市施行。

一、国家均衡教育这一大的指导思想的需要。

均衡教育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的方向性要求,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核,教育的不均衡除了校际间的的差距外,最主要的还是体现在城乡有差距上,所以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大力扶持乡村教育,除了在硬件的投入加大,更重要是乡村教育的软实力一直得不到提高——教师都不愿意下乡工作。目前有些地区要求新毕业的老师必须下乡工作三年后方可调动,另一方面就是鼓励老教师扎根农村教育,因此也就有了村教师达到30教龄直接认定高级教师。

二、地方财政要逐步释压,不可能一步到位。

提高一级职称,地方财政都要提高1-3级工资,教师人数众多,很大一笔钱来发放这部分提高职称的教师的工资的增资部分,现在全国还没有全面实行乡村教师达到30教龄直接认定高级教师,只是在部分地区试行,也是出于这一方面的考虑。此时如果城市教师也享受同等待遇,那压力更大,所以从地方财政角度考虑,不可能一步到位。

三、城市教师被认定是即得利益者,不可能什么福利都归他们。

我们只听说过乡村教师往城市里调动,没有城市教师主动调入乡村的,就像是没有公务员愿意当老师一样,城市教师被认为是即得利益者,他们已经享受生活的便利,家庭的团聚,更多学习交流机会。因此,直接认定高级教师这一优惠政策便不会先让城市教师享受。

结束语:不管在哪里当老师,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认真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等待时机上职称吧!

乡村教师30年教龄直接评聘高级职称,这一政策本来就是甘肃、河南等省专门针对乡村教师制定的职称倾斜政策,是国家为了解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在各省陆续开展的乡村教师扶持计划的一部分。也是国家为了稳定“乡村一线教师队伍发展”,所采取的诸多倾斜政策之一。除了直接评定职称外,这类政策还包括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培训、加大乡村教师补贴力度等。

因为城镇学校的地理位置优势,工作生活环境优势,对乡村教师的吸引力本来就大。再加上一些地方为了“名校效应”,集中优势师资力量,集中优质生源,把一些城镇学校办成所谓的“名校”。这种拔尖教育的方式,抽空了基层各校的优势师资力量,在乡村与城镇学校之间,形成单向流动的通道。没有了优秀的教师,又流失了优质的生源,乡村教师教学质量越来越差,教学成绩越来越差,越来越没有吸引力,形成乡村与城镇之间巨大的反差,基础教育无法均衡发展,乡村学生享受不到公平的教育资源。教育是基础,没有了优质的教育,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就只能越拉越大,形成新的 社会 问题。

为了解决地区间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近些年,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包括加大乡村教育队伍建设,实施“三支一扶”、特岗教师、公费师范生等计划。同时,也加大了乡村教师和城镇教师之间的津贴补贴差距,提高了困难地区、偏远地区的乡村教师补助,有的地方甚至每月达到了2000元以上,是城镇教师补贴的数倍,以吸引优秀教育人才到乡村一线承担教学任务。

职称改革中,乡村教师按教龄年限,直接晋升职称,不受名额比例限制,就是其中一条有效措施。在乡村任教超过20年的,直接晋升中级职称;任教25年的,直接晋升副高级职称,任教30年的,直接晋升高级职称。而且这类人员晋升职称,不受名额限制,不受比例限制,够年限即评,评了就聘,就能享受相应的职称待遇。一些地方为了推行这项优惠政策,使乡村教师真正得到实惠,也进行了合理的变通:不强求必须在乡村一线“连续”任教满30年,即使中间有过城镇学校任教经历,只要累计在乡村一线任教超过30年,目前依然在乡村一线工作,也可以评聘高级职称,中级、副高也是一样的。这样一来,就使这项优待倾斜政策真正落实到位,不因为一些过高的标准、苛刻的条件,使真正享受到优待的人数减少。

由于这一政策,是专门适用乡村一线教师,是为了解决基础教育地区间均衡发展的问题,是为了促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待、倾斜政策,因而在城镇学校推行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城镇教师也有了这样的政策,乡村教师岗位立马失去了优势,失去了吸引力,原来的单向通道又会重开。只有教育资源公平分布,地区间教育均衡发展,基础教育极大发展,不需要倾斜扶持了,才可能在城镇、乡村教师之间,统一推行这样的政策。

农村30年教龄直接晋升高级教师,这个政策就国家层面来说好像还没有。但是在有极少数的两三个省,他们自己地方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在试行阶段。对全中国广大的乡村教师,这个政策要全国推广并落实,还有很长很长的路。如果这个政策能够落实,那真是久旱逢甘霖。

农村30年教龄老师直接晋升高级教师,这是对广大乡村教师的更好的安慰和鼓励,也是对广大乡村教师清贫坚守的认可,也是对广大乡村教师的一种荣誉的激励。乡村是文化的贫瘠之地,也是经济的贫瘠之地。全民要脱贫,脱贫靠教育,没有教育扶贫武装我们的广大农民。我们即使现在脱了贫,今后也一定会返贫,而且来得非常快。正是广大的乡村教师扎根农村,让一茬一茬的孩子走出了乡村,看到了外面缤纷的世界。

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乡村,拿着微薄的死工资,白天和孩子们打在一起还不觉得孤独,晚上回到家家徒四壁。有很多偏远的地方连水都要自己提。我记得当年我们一起从大学里面分配出来的同学,有几个同学到了一个叫龙山的中学,学校建在一座高山上,学生们打着火把上学,师生们全部是到山下去打水,那里没有市场,没有菜吃,米油只有靠学生们家里给老师拿一点。我的几个同学,他们上了一学期之后全都辞职走掉啦,能坚守的都是几位老教师。

退回去20年,广大的农村教师电灯电视都没有,几乎没有半点的文艺生活。在煤油灯下改作业备课,老师们用他们的坚守,用他们的青春和热血做农村孩子们成长的垫脚石。他们没有更多的奢望,他们只有看到孩子们一个一个地走出大山,一个个的有成就的时候,才感到欣慰感到高兴。这时他们觉得这份坚守是值得的,是有价值的。

老师的工资今后都是走社保,在企业和事业退休工资并轨后,如果国家全面推行农村教龄30年就直接晋升高级教师,晋升的老师在职也享受不了几年的高级待遇。城市里的老师就不要眼馋眼红了。试想如果把你们放到广大的乡村,你们能坚守几何?城市的老师,大家都不用说有很多灰色的收入,下班之后灯红酒绿。相比之下,广大乡村的教师日子真的很可怜,城市老师应该感到幸福,应该珍惜。

职称制度实施的范围很广,比如医院里的医生,工厂或工程技术部门里的工人等。

一般情况下职称评定都会设置一定的门槛,因为毕竟这代表的是一种技术等级,技术等级越高所对应的要求必然也就越高。至于我所说的到一定年龄就上高级职称显然有不合理的地方,要知道任何单位都存在不求上进混饭过日子的人,如果采取到一定年龄就自动上高级职称,这对那些积极进取,努力工作,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教师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当然也就不合理了。现实生活中,职称评聘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诸如名额偏少、开后门,这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认真调研并根据实际需要而加以改革。

总之,任何一种制度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没有更好只有更好,而一切问题也只能通过改革,使之不断走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