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审需要什么条件?

不同作者,评职等级,以及作者的专业领域和区域单位不同,则政策也不同。所以职称评审条件也存在差异性。以河北省工程系列林业专业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

微信号:jy00200200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一、学历、资历条件

获博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2年以上;获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5年以上。

二、外语、计算机条件

(一)掌握一门外语。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统一考试,成绩符合规定要求。

(二)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参加全国或全省职称计算机考试,成绩符合规定要求。

三、专业技术工作经历 ( 能力 ) 条件

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作为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参加完成国家或省(部)级科技或工程项目1项以上;

(二)作为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参加完成市厅级科技或工程项目2项以上;

(三)作为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参加完成撰写技术标准、规程、规范3项以上;

(四)作为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参加完成开发新产品(品种)、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3项以上;

(五)作为负责人制定本部门或分管范围内的行业发展规划、技术规定(管理办法)2项以上,或作为技术骨干参加制定本部门或分管范围内的行业发展规划、技术规定(管理办法)5项以上;

(六)作为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参加建设面积在5万亩以上或总投资100万元以上的林业治理项目或自然保护区项目2项以上,并全程参与设计、施工、检查验收工作;或参加面积50万亩或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本专业领域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编写工作;

(七)作为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参加水土流失、荒漠化、沙化土地监测预测预警、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规划与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或繁(培)育、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监测评估工作的全过程或主持本专业领域专项技术工作;或参加编写水土保持、荒漠化与沙化监测、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规划与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调查、监测与评估、野生动植物繁(培)育、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监测、评估专项报告2个;

(八)作为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参加林业相关产业项目的方案设计或项目实施2项;

(九)作为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参加省(部)级以上的本专业领域的大型科研项目或区域性的调查监测、规划设计项目;

(十)作为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参加过中等以上城市的市域生态旅游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或省级森林公园、中型风景区、中型公园、绿地等规划、设计、施工5项以上;

(十一)作为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参加过3项以上城市森林、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等项目咨询工作,并经主管部门批准实施;或参加完成5项以上中型或相当规模的景观绿化施工项目;

(十二)作为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参加过2项以上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并通过主管部门组织的验收或鉴定;

(十三)作为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参加完成重要设备设计、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市场营销、标准化与信息化、制造工艺等工作;

(十四)作为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参加完成大型林业产业类研发项目1项以上,或中型林业产业类研发项目2项以上;

(十五)作为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参加过大、中型林业及相近土木工程项目的工程咨询、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监理工作5项以上;

县级以下人员或具备下列条件:

(一)能够为本县引进、示范、推广先进技术,并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参加实施设区市级以上重大推广项目;

(三)在创新基层技术推广方式 *** 、培育社会化技术服务组织、培养基层技术骨干和新型职业农民与科技示范户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四、业绩成果条件

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省(部)级以上奖,或市(厅)级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以上或三等奖2项以上(以奖励证书为准,限额定人员);

(二)参与主持省重点项目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生产等技术工作2项以上,经省级主管部门验收合格(以验收报告、专家审查、论证报告为准);

(三)参与主持的林业科研、生产、经营、资源保护等相关工作,通过创新,解决了疑难技术问题2项以上,并通过省级以上主管部门鉴定(以验收报告为准);

(四)获本专业国家发明专利1项以上(以专利证书为准);

(五)主要参与编制的国家、省、地方或行业标准、规程、规范,并公布实施(以出版物的参编人员名单为准);

县级以下人员或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参与市级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以上,或参与市级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以上(在主研名单);

(二)参与制订、编制国家、省、地方或行业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并公布实施(以出版物的参编人员名单为准);

获本专业国家专利1项以上(以证书为准)。

五、论文、著作条件

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独立或作为主要编著者(前三名),公开出版本专业学术著作1部以上;

(二)独立或作为之一作者,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以上;

(三)撰写本人直接承担项目的技术报告(包括:项目立项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科学实验报告、研究设计报告、技术论证报告等)2篇以上;

县级以下人员或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发表具有本专业论文1篇以上;

(二)撰写重大项目研究报告或技术咨询报告或编写技术培训教材2项(篇)以上,并被市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采纳应用;

(三)在县级以上广播、电视技术讲座3次以上。

很荣幸为你解答,如果您认为还不错,欢迎点赞、收藏、关注我,如果您有类似的问题、意见,欢迎留言或私信我,为您解决!

广西财经学院升大学失败

那么,为什么广西财经学院至今没有更名?对于广大考生来说,特别是想上财经院校的考生和家长来说,这所院校还值得大家报考吗?

还是老规矩,一开始就给出答案:值得,当然值得,对于广西的朋友们来说值得;对于那些希望到外省就读财经院校的朋友,同样值得!

2021年才成为硕士授权单位,可能这就是至今未更名的主要原因

作为一所本科院校,广西财经学院组建于2004年5月9日,她的前身分别是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和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这两所高校,大家都非常熟悉,除了前面的“广西”二字之外,其他省区市基本上都有类似的高校。通常来说,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属于省财政厅主管,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属于省商务部门主管。

有着这样两个好娘家,应该说他们的底子不会太差。就广西而言,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1985年成立,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则是1984年升格组建而来。与此同时,全国多数省份的同类型高校几乎也都在筹备中或者刚刚招生不久。例如,河北经贸大学的前身之一河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也是1984年由河北省商业干部学校升格为河北商业专科学校发展而来。

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才使得广西财经学院成为广西重点建设的一所财经类普通本科高校,拥有现有相思湖校区、明秀校区和武鸣校区三个校区,拥有教职工1,764人,其中专任教师1,272人,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54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43%;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06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83.96%。可以说,这些硬件资源大部分来自两个合并主体的长期积累。

尽管如今的广西财经学院,校园面积还不算特别大,但也不至于成为唯一的财经学院。背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该校2021年才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同时获批金融硕士、税务硕士和会计硕士等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看看当时获批时的新闻报道,我们也许就知道这一成果对于广西财经学院来说有多重要:

我校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学校办学史上的重大突破,也是学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这标志着我校实现了“第二步走”战略目标,办学实力大幅增强,学校各项教育事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为全面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对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强化社会影响力和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发挥更大贡献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不过,由于只有3个专业硕士点,加上现在高校更名的日常激烈,广西财经学院这所唯一的公办财经学院,可能还要继续一段时间。至于这段时间有多长,则要看该校学科建设、学生培养发展有什么样的成绩。

7%的毕业生到金融机构工作,升学率超过10%

不是财经大学自然缺少了很多吸引力,但是就业情况未必就特别差,别忘了广西与广东毗邻,广西本省也需要大量的人才来保障。

根据广西财经学院2021年度就业质量年报,该校 2021 届毕业生共有 5831 人,其中硕士毕业生 89 人, 本科毕业生 4517 人,专科毕业生 1225 人。其中,共有男生 1599 人,女生 4232 人,男女比例约为 3:7。截至 2021 年 11 月 30 日,实现就业 人数为 4794 人,落实率为 82.22%,与 2020 届基本持平。

关于大家关心的分专业就业情况,报告显示的数据是,广西财经学院2021届毕业生分布在12个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 1 个,本科专业 53 个,专科专业 16 个。小编把主校区各学院的有关数据安排粘贴在下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家关心的升学情况是,广西财经学院2021届毕业生中,升学人数为 514 人,其中专升 本 324 人,考取国内院校研究生 134 人,出国出境读研 53 人,考取第二学士学位 3 人,相较 2020届毕业生而言,专升本和出国出境人数有所下降,分别减少 143 人和 11 人, 考取国内院校研究生人数比 2020 届增加了 13 人。

从走向就业岗位的毕业生来看,广西财经学院2021届毕业生就业地域以广西区内为主,区内就业的本专科毕业生人数达 3239 人,约占就业总 人数的 78%,区外就业的本专科毕业生人数为 929 人,约占 就业总人数的 22%。到区外就业的毕业生,主要是到广东省进行就业,由于地缘关系的原因,这一点很好理解。

从行业来看,金融业就业 毕业生人数最多,为 759 人,占就业总人数的 19.3%。国有企业和金融单位也是吸纳我校毕业生就业人数较多的单位,就业人数分别为 670 人和 332 人,占就业总 人数的比例分别达到 14.26%和 7.07%。

从这些就业数据来看,广西财经学院的专科生数量还不少,专升本的氛围可能还比较浓厚,但是考研、就业的整体情况还不是特别理想。但小编想说的是,对于外省区的朋友来说,如果您的分数一般,对于广西也有兴趣的话,相信来到这所高校会成为优秀的一员。

专业建设还不够特别过硬,但想学的热门专业都还算可以

借助地缘优势,广西财经学院目前已经开设了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学院、数智财会产业学院,并已经获批为广西普通本科高校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

但是,这些成绩掩盖不住本科专业建设的滞后,三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结果下来,广西财经大学一共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与多数财经大学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当然,很多人会说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让我们看看这三批下来,分别有哪些专业获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19年度,该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2个专业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法学、经济统计学和工程造价6个专业获得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0年度,该校会计学专业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学、商务英语2个专业获得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1年度,该校经济学、金融学、市场营销3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税收学、保险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审计学、视觉传达设计6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应当说,三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建设,促进了广西财经学院的专业建设,入选的这些专业基本上覆盖了大家喜欢的财经热门专业,对于只需要有个好专业本科学历的朋友来说,真的已经足够了。

2017年河北省高级职称评审何时发证

一般公示后三个月即可领到证。

高级职称是职称中的更高级别,分正高级和副高级两类。职称(Professional Title)最初源于职务名称,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它

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就学术而言,它具有学衔的性质;就专业技术水平而言,它具有岗位的性质。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何种专业技术职称,表明他具有何种学术水平或从事何种工作岗位,象征着一定的身份和地位。

专业技术职业系列:高等学校教师,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卫生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农业技术人员,新闻专业,出版专业人员,图书资料专业,文物博物专业,档案专业人员,工艺美术专业。

技工学校教,体育教练员,翻译专业,广播电视播音,海关专业人员,会计专业,统计专业,经济专业人员,实验技术人员,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中学教师,小学(幼儿园)教师,艺术专业,律师,船舶技术人员,民用航空飞行技术人员.

扩展资料

高级职称地方政策:

黑龙江,2018年,黑龙江省委省 *** 下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对长期扎根农村基层一线累计从教满30年,为当地教育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教师,可破格申报认定“基层”高级教师职称。

山西,2018年9月19日,在山西省 *** 召开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人社厅副巡视员王新民就关于教师职称评审改革答记者问。

王新民:关于教师职称评审改革,山西省主要有两方面改革措施:

一是在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教师系列增设正高级职称。从2018年起,向各市下放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审权,由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指导市教育局按程序组建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开展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审。

到2019年我省高校将全部自主开展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二是坚持立德树人,把教书育人作为教师评价的核心内容,坚持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全面考核和突出重点相结合,注重对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专业发展的综合评价。

坚持分类指导和分层次评价相结合,根据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岗位教师的职责特点,分类分层次分学科设置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

完善“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重点评价其道德培育、教育理念、教学 *** 、教学实绩等教学能力和专业工作经历、技术研发服务、指导学生实践实训活动等专业实践能力。

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职业院校教师评价机制,引入企业、行业人才发展标准,发挥校企联合的多元评价主体作用。将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教学成果奖”“信息化教学大赛”等纳入职业院校教师评价体系。

关于教师岗位管理改革主要是以下措施:

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全省的大中小学校已经实行了岗位设置、岗位聘用和公开 *** 制度。加强中小学岗位管理。完善符合中小学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合理确定评价与聘用的衔接关系,评以适用、以用促评。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研究制定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岗位设置办法。

全面实行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编制范围内负责核定岗位总量、岗位设置,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岗位总量内进行岗位设置,统筹管理教师,学校按岗聘任、聘期管理。健全考核制度,加强聘后管理,在岗位聘用中实现人员能上能下。

[河北省]河北省自然资源厅高级职称,河北省自然资源厅高级职称公示

河北卫生副高职称最后哪个部门审核

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都由当地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但因他们没有相关方面的专家,无法成立相应的专家评审委员会,所以就委托省卫生局负责。由省卫生局所属的省级卫生学会组织本省正高级职称的医疗卫生专家成绩职称评审委员会,来负责全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的评审工作。

河北省职称证书查询网站

职称评审,一般都是人事考试中心网站上查询,在河北人事职称网上可以查询到相关内容。

如果找不到,建议打 *** 问问。一般是各评委会的主管单位网站公示,如教育厅、交通运输厅、国资委。

扩展资料

职称评审是指已经经过初次职称认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经过一定工作年限后,在任职期内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学时,申报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须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并且经过一些基本技能考试(如:称职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等),向本专业的评审委员会评委提交评审材料,经过本专业的专业评委来确定其是否具备高一级职称资格。

职称可评可考。一般而言,具备职称评定条件的人不用参加全国通考,可以直接评定职称,与考试获得的职称具有同等效力, *** 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均与认可,并且可以将职称评定档案调入所在单位主管人事部门。如果有的人不具备职称评定条件,又想获得职称,那就需要参加全国统一考试了。所以说,职称可评可考,考评效力同等,全国各地通用。

一般而言,通过评定获得职称证书的人比通过考试获得职称证书的人更容易被社会认可与接受。因为评定职称的人有资格、有经验;而通过考试获得职称证书的人缺少资格、缺少经验。在当今社会,在能力重于学历,水平重于文凭的共识下,越来越多的人踊跃评定职称。

河北省职称评定条件及流程

不同的作者,不同的职称评定等级,不同的作者专业领域和地域单位,政策也不一样。所以职称评定条件是有区别的。河北省工程系列林业高级工程师资格申报和评审条件:

一.学历和资格

获得博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并取得工程师资格2年以上;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并取得工程师资格5年以上。

二,外语,计算机条件

(1)掌握一门外语。参加职称全国统一外语考试,成绩达到规定要求。

(2)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参加全国或省级职称计算机考试,成绩达到规定要求。

三、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

取得工程师资格后,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作为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参与完成1项以上国家或省(部)级科技或工程项目;

(二)作为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参与完成2项以上市级科技或工程项目;

(三)作为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参与编写完成三项以上技术标准、规程和规范;

(四)作为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参与完成新产品(品种)开发,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3项以上;

(五)是本部门或分管范围内2项以上行业发展规划和技术规范(管理办法)的制定负责人,或者是参与制定本部门或分管范围内5项以上行业发展规划和技术规范(管理办法)的技术骨干;

(六)作为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参与建设面积50000亩以上或总投资100万元以上的林业治理工程或自然保护区工程,并参与设计、施工、验收工作;或参与本领域面积50万亩或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

(七)作为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全程参与水土流失、荒漠化、沙化土地监测、预测预警、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规划管理、野生动物保护或繁育、野生动物疫情防控监测评估工作或主持本专业领域的专项技术工作;或参与编写水土保持、荒漠化和沙化监测、自然保护区规划与管理(湿地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自然保护区调查、监测与评价、野生动物繁殖与繁育、野生动物疫情防控监测与评价等专题报告2份;

(八)作为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参与林业相关产业项目的项目设计或项目实施2项;

(九)作为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参与省(部)级以上专业领域的大型科研项目或区域调查监测、规划设计项目;

(10)作为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参与过中等城市的城市生态旅游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或省级森林公园、中型景区、中型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5项以上;

(十一)作为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参加过三个以上城市森林、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的咨询项目,并经主管部门批准实施;或参与完成5项以上中型或相当规模的园林绿化建设工程;

(十二)作为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参加过2项以上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并通过主管部门组织的验收或鉴定;

(十三)作为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参与完成重要设备设计、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市场营销、标准化和信息化、制造技术等工作;

(十四)作为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参与完成1项以上大型林业行业RD项目,或2项以上中型林业行业RD项目;

(十五)作为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参与大中型林业及类似土木工程项目的工程咨询、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监理工作5项以上;

县级以下人员可以符合下列条件:

(一)能够为本县引进、示范和推广先进技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参与市级以上重大推广项目的实施;

(三)在创新基层技术推广方式 *** 、培育社会化技术服务组织、培育基层技术骨干和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示范户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

四。绩效结果的条件

取得工程师资格后,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省(部)级以上,或市(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以上或三等奖2项以上(以获奖证书、人员定额为准);

(二)参与省重点项目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生产等技术工作,并通过省主管部门验收(以验收报告、专家评审和论证报告为准);

(3)参与主持林业科研、生产、经营、资源保护等相关工作,通过创新解决2项以上技术难题,并通过省级以上主管部门鉴定(以验收报告为准);

(4)获得本专业一项以上国家发明专利(以专利证书为准);

(5)编制中主要涉及的国家、省、地方或行业标准、规程、规范,并已公布实施(以公布的参加人员名单为准);

县级以下人员可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参加市级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以上,或参加市级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以上(在主要研究名单中);

(二)参与国家、省、地方或行业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的制定、编制,并发布实施(以发布的参与人员名单为准);

获得本专业国家专利一项以上(以证书为准)。

动词 (verb的缩写)论文和作品的条件

取得工程师资格后,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独立或作为主要主编(前三名),出版过一个以上版本的专业学术著作;

(二)独立或作为之一作者,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2篇以上专业论文;

(3)撰写2份以上技术报告(包括:立项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科学实验报告、研究设计报告、技术论证报告等。)本人直接承担的项目;

县级以下人员可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一篇以上;

(二)撰写重大项目研究报告或技术咨询报告或撰写2份以上技术培训材料,并被市级以上主管部门采纳应用;

(三)县级以上广播电视技术讲座3次以上。

很荣幸为大家解答。如果你觉得不错,请喜欢,收藏,关注我。如果您有类似的问题或看法,欢迎留言或私信我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