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职称评审有关问题
河北省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职称评审有关问题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为认真贯彻落实人社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专业技术人才工作指南》和省人社厅《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优先晋级职称河北省职称向一线倾斜的通知》(冀人社字〔2020〕34号)文件精神河北省职称向一线倾斜,不断激励引导广大医务人员在疫情防控一线担当作为,在医疗救护、科研攻关、基础预防等岗位积极发挥作用,经研究,在今年的职称申报评审和聘用、各类专家人才选拔推荐工作中,对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实行政策倾斜。现有关事宜通知如下河北省职称向一线倾斜:
一、对投身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其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品德、能力、业绩,可直接作为申报评审职称时的重要依据,在量化测评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加分,引导医务人员在疫情防控一线作出贡献。
二、对参加河北省和邢台市统一组织的疫情防控对外援助,以及在市内医院隔离病房、发热门诊直接接触待查病例或确认病例,从事诊断、治疗、护理、医院感染控制、病例标本采集等相关工作1个月以上的,申报评审高级职称时,其在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经历视同下基层服务1年,对继续教育不作要求。
三、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高一级职称。对参加河北省和邢台市统一组织的疫情防控对外援助的人员,可不受单位岗位申报数额限制,提前1年申报高一级职称。对投身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的,已具备中级和副高级职称且符合晋升基本条件的,可以不受单位岗位申报数额和任职年限限制,直接由评委会评审认定为高一级职称。获得市级、县级以及省级部门表彰的,可不受单位岗位申报数额等限制,提前2年申报参评高一级职称。
四、对投身疫情防控一线表现突出的医务人员,同等条件下用人单位可优先聘用到相应专业技术岗位。获得县级以上部门表彰奖励的医务人员,本单位没有相应岗位空缺的,可超岗位聘用。参加河北省和邢台市统一组织的疫情防控对外援助的人员通过特设岗位进行聘用,不占单位岗位核定职数,其所聘岗位等级初级可放宽至专业技术十一级,中级可放宽至专业技术八级,副高可放宽至专业技术五级,正高可放宽至专业技术三级。
五、在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 *** 特殊津贴专家、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优秀专家出国培训等各类选拔推荐工作和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三层次人选评选工作中,对在一线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并发挥积极作用、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予以倾斜。
19年教师职称向乡村一线教师倾斜,何地自然晋升?这点希望要知道
首先河北省职称向一线倾斜,小徐老师要明确一点河北省职称向一线倾斜,目前国家教育部门没有一个文件规定过,农村教师按任职年限直接晋升副高级职称职称的相关政策。而农村教师按任职年限直接晋升职称一直以来也仅是农村教师的一个美好的愿望。
2018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中,对全面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进行了一系列规划。将推进教师职称改革做为一项工作重点。
同一年,又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重申了职称改革的重要性,并明确在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方面,改变正高级名额控制办法,高级职称加大对一线教师,乡村教师倾斜力度。控制行政领导职称晋升比例等相应的改革方向。
随着国家一系列指导意见的出台,各地对农村教师的职称评定办法改革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其中动作更大,最令人振奋人心的是山东。山东在《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意见》的实施办法中,详细规定了职称向农村教师大力倾斜的措施。 *** 如下:
1、乡村中小学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申报中级职称。
2、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0年以上申报高级职称。
3、从事专业技术工作30年以上申报正高级职称。
4、申报可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
5、不断完善中小学 教师职称考核评价机制等。
原文件如下图所示:
此文件一出,可谓是乡村教育界老师的一线曙光,纷纷惊叹山东乡村教师的福气,盼望着自己所在地也早日实现乡村教师职称评聘按年限自然晋升的好政策。
但是,不幸的不但其他地区并没有相继跟进,而且山东乡村教师的职称晋升也并没有按以上政策大范围的展开。据当地的教师反应,大家仍处于评上,聘不上的尴尬境地。
但即使评上职称,因没有名额而不能按相应的岗位工资来兑现,也总比其他各地连评的希望都没有要好得多。
2019年,教育新春发布会第二场,专门对《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意见》的实施方向做了进一步部署。相信在新的一年里,将会进一步落实乡村教师评职称难的问题。但由于层层阻力要想在短期内实现乡村教师职称按年限自然晋升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文:指尖教育帝国河北省职称向一线倾斜;图: *** )
2022疫情一线人员副高政策
一、优先申报评审。参加疫情防控河北省职称向一线倾斜的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职称评审时河北省职称向一线倾斜,用人单位不受本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优先推荐申报,优先评审。职称评审同等条件下向疫情防控一线专业技闭或培术人员倾斜。
二、开辟绿色通道。参加疫情防控的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可提前一年申报评审高一级职称或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做出突出贡献,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的,开辟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结合业务能力水平评价,可直接申报参加高一级职称评审或考试。
三、突出抗疫表现。将抗疫表现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鼓励一线专业技术人员救死扶伤、严谨求实、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将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疫情防控的工作成果和贡献列入年度职称评价指标,作为加分项。破除“唯论文”倾向,疫情防控轿唯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职称评审,对论文不作硬性要求,疫情防控中的临床救治情况、病案病例、诊疗方案、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成果、流行病学报告、病理报告、药物疫苗研 *** 况、试剂检测设备产品研发应用情况、工作总结、心理治疗和疏导案例等均可作为成果申报参评。对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不作要求,免于参加专业实践能力考核。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疫情防控经历可视同为一年基层工作经历,视同完成当年继续教育学时学分。要通过职称评审,鼓励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紧紧围绕疫情防控,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攻关体系建设,把论文写在临床一线,把研究成果应用到疫情防控一线。
四、优先岗位聘用。参加疫情防控的一线专业技术人员晋升岗位等级不受本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评审通过的,用人单位将其直接聘任到相应专业技术岗位。
五、优化评审服务。各地要视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合理安排职称评审,给一线专业技术人员适当休整时间,不搞突击性申报、评审。职称申报要简化材料、优化程序,不给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增加额外负担,使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心无旁骛投身工作。评审通过后,要督促做好后续岗位聘用、兑现工资待遇等有关工作。
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施行,适用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参加新型检测试剂、抗体药物、疫苗、诊疗方案、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等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一线人员等,具体范围由各地结合实际研究确定。通过绿色通道享受提前申报、优先晋升岗位等级的人员,原则上只享受一次政策优惠。
做好职称工作是关心关爱一线团此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举措。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落实,认真倾听一线专业技术人员所急所盼,与卫生健康、科研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沟通,密切合作,共同把疫情防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抗疫一线职称评审解读
抗疫一线职称评审解读如下:
对疫情防控一线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科研攻关人员等河北省职称向一线倾斜,从职称申报、评审、评价标准、岗位聘用和服务等五个环节河北省职称向一线倾斜,实施15项职称倾斜措施,相关政策均可就近享受一次。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优先职称申报,优先参加评审。对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用人单位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优先推荐申报参评。职称评审时,同等条件下向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倾斜。分两个层次开辟绿色通道:
一是所有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可提前一年申报高一层级职称评审或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河北省职称向一线倾斜;
二是结合业务能力评价,由用人单位推荐,获得省部级及以上表彰奖励的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可直接申报参加高一层级职称评审或考试,获得记功及以上奖励的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可直接申报符合要求专业的正、副高级职称评审。
(二)明确评价导向,突出抗疫贡献。将抗疫表现列入职称评定指标之中。是鼓励一线专业技术人员救死扶伤、无私奉献,抗疫表现作为职称评审中职业道德考核重要内容,一线专业技术人员抗疫工作成果和贡献作为职称评价重点指标。
(三)优先岗位聘用,优化评审服务。一线专业技术人员优先晋升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并兑现工资待遇,不受本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
一是通过职称评审的,用人单位直接聘用到相应专业技术岗位河北省职称向一线倾斜;
二是其河北省职称向一线倾斜他符合聘用条件的,可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岗位等级;三是获得记功及以上奖励或相同层次及以上表彰的,可直接聘用至高一等级专业技术岗位。在优化评审服务、简化申报程序方面,一线专业技术人员今年可在网上申报后不再提交纸质材料。
对相关佐证材料可以实行承诺制、容缺后补;因疫情防控未按时完成单位自主聘任程序或评审的,聘任或评审时间可予以追溯;非事业编制抗疫一线专业技术人员还可通过我市非公职称专办窗口申报。
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主要的措施有哪些
2017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有哪些新变化?
基层专业人才评职称可不要求论文?
***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针对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我国职称制度中被诟病的焦点,《意见》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包括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不将论文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向基层一线倾斜等。
《意见》提出,围绕品德、能力和业绩三个方面,力争通过3年时间,基本完成工程、卫生、农业、会计、高校教师、科学研究等职称系列改革任务;通过5年努力,基本形成设置合理、评价科学、管理规范、运转协调、服务全面的职称制度。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