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高退休后工资待遇

新办法退休待遇实际上包括四大部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以及职业年金。我们可以参看一下北京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新办法的计算办法。

微信号:ctkjcq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基础养老金部分,是根据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和缴费年限领取一定比例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一般来说,副高级七级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视同缴费指数和实际缴费指数一般在1.6~1.7左右。

按照1.6计算,如果缴费和视同缴费年限是40年,可以领取5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过渡性养老金也是类似,但是各地的过渡性系数有所差别,比如说山东和河北省是1.3%,天津市和北京市只有1%,浙江和四川省是1.4%。

按照山东省1.3%计算,32年的视同缴费年限可以领取66.56%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两部分相加大约是118%的社平工资或者养老金计发基数,按照山东省6893元的计发基数,这部分待遇是8133元。

另外,还有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如果是60岁退休,实际上是相当于把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139。一般来说,现在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和职业年金个人账户退休的老人都能积累个七八万元以上,这种情况下个人账户养老金能领到500多元,职业年金会略高一些,能有六七百元。

新办法退休待遇,合计约有9300元左右。

9300元减7300元,高出约2000元。计发比例是80%,那么真正的退休待遇就是7300元+2000元×80%,结果是8900元。

[河北省]河北副高级职称参公后工资,河北副高级职称参公后工资怎么发

已退休的副高职称人员,本单位参公管理了,工资会有变化吗

已退休河北副高级职称参公后工资的副高职称人员河北副高级职称参公后工资,单位参公工资有变化。

1.参公单位的退休人员在2006年7月1日前退休的,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按照本单位更高行政级别的标准套改规范性津贴补贴;2.参公单位的退休人员在2006年7月1日后退休的人员,按照退休前的行政职务套改规范性津贴补贴,不考虑退休前的职称高低。

事业单位的副高级职称相当于公务员什么级别

一、副高级职称、公务员副处级在职工资情况

以中部市直单位为例:

①副高7级河北副高级职称参公后工资,工龄16年,每月打卡工资6000元。

②四级调研员,工龄20年,每月打卡工资6300元。

③公务员副处级,工龄20年,每月打卡工资6900元。

从每月打卡工资上看,公务员副处级工资待遇更高,而副高级职称7级略低于四级调研员。

二、副高级职称调任公务员任职情况

理论上,副高级职称更高对应公务员副处级。实际上,具体调任由所在单位党组或者组织部门确定。

比如:①县直机关,副高级职称原则上调任副科级公务员;②市直机关,副高级职称可以转任副科级公务员,也可以转任正科级公务员,但一般不会转任为副处级(四级调研员);③省直机关,一般转任公务员正科级公务员,少数可以转任为副处级(四级调研员)。

副高级职称调任公务员后,其工资待遇按照调任公务员河北副高级职称参公后工资的级别发放,而非按照副高级职称对应的副处级发放。因此,事业编专技岗副高级职称转任公务员,在工资待遇有些吃亏。

三、对应关系

所以专业技术职务大致和行政职务是这样一种对应关系:

1、正高职称相当于行政正处级别;

2、副高职称相当于行政副处级别;

3、中级职称相当于正科或介入正科与副科之间;

4、初级职称相当于科员。

事业单位的副高级职称相当于公务员什么级别(点击查看原文)

评上副高以后薪级工资会涨吗?

评上副高级职称后薪级工资会涨河北副高级职称参公后工资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评上副高级职称后河北副高级职称参公后工资,岗位工资会上到七级,薪级工资也会上升一级,薪级工资其实就是工龄工资,不管是否评上职称,每年都会上升一级。而岗位工资不同,岗位工资是与职称挂钩,评上副高级职称后可以上到七级,六级和五级,五级岗位工资是副高级职称河北副高级职称参公后工资的更高岗位工资,以后就要评到正高级职称才能上升了。

副高职称退休后的待遇是什么

法律分析:根据原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事业单位现行的“处级副职”改称为“六级职员”。

(1)基本工资。基本工资对保障公务员的基本生活发挥基础性作用,实行全国统一的制度、政策和标准。公务员基本工资由职务(职级)工资和级别工资两项构成。职务(职级)工资主要体现公务员的工作职责大小。一个职务(职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为体现岗位职责的差别,领导职务和职级对应不同的工资标准。公务员按所任职务(职级)执行相应的职务(职级)工资标准。级别工资主要体现公务员的工作实绩和资历。共设27个级别,每一职务(职级)层次对应若干个级别,每一级别设若干个工资档次。公务员根据所任职务(职级)、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级别和级别工资档次,执行相应的级别工资标准。随着公务员分类管理工作的推进,对法官、检察官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消防救援干部等公务员实行了有别于其他公务员的领导职务和职级序列,相应制定了配套的基本工资制度、政策和标准。

(2)津贴。津贴是对公务员在一定环境下额外劳动消耗和生活费用支出给予的适当补偿。公务员的津贴分为地区津贴、岗位津贴两大类。地区津贴分为地区附加津贴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地区附加津贴主要反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消费水平的差异。国家对地区附加津贴实行分级管理,对各地的地区附加津贴水平进行调控。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时就对这一制度作出了原则规定,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未能实行。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为尽快推行这项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自2006年起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为推行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奠定了基础。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主要体现不同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差异,是对公务员在艰苦边远环境下工作生活的补偿,国家对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实行统一管理。这一制度从2001年1月起开始实施,2006年7月进行了完善,总的原则是科学评估、合理调节、动态调整、加强管理。根据艰苦边远程度的不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分为6个类别,由低到高依次为一类、二类、三类、四类、五类、六类,各类地区津贴标准适当拉开差距。2015年1月,建立了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原则上每2年调整1次,参考同期全国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平均水平的增长比例确定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平均水平的增长比例。如遇发生金融危机、重大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延后调整。通过实施地区附加津贴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国家对不同地区之间公务员的工资差距进行有效调控,防止差距过大,逐步缩小差距。部分条件特别艰苦的地区,按国家规定实行特殊的地区性津贴补贴政策。岗位津贴根据公务员的岗位性质以及工作条件确定,主要发放给在苦、脏、累、险、特岗位上工作的公务员。公务员只有在上述岗位工作时,才能享受相应的津贴;离开岗位时,相应的岗位津贴即行取消。国家对岗位津贴实行统一管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

河北副高3月退休金是多少

9000元左右。

以副高五级为例河北副高级职称参公后工资,各地社平工资基数不同河北副高级职称参公后工资,同等级别工龄及晋级年头不同,退休金差距也挺大的,北上广深藏低,一般六至八千左右。所有条件相同或近似的,退休金差别千元左右。

一般情况下,在职工资大约9500左右,含绩效工资在内,不含文明奖等各种奖励。如果工龄够三十五年且是独生子女父母,那么退休工资大约9000左右,更低不低于8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