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让我们一起踏上一场奇妙的旅程,穿越职称评审的迷宫,解开其中的秘密。在这个旅程中,河北高级职称论文查重率将成为我们的导航灯,引领我们前行。

微信号:jy00200200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1. 毕业论文没写完能查重吗?
  2. 中国有多少博士,博士现在的待遇水平如何?

毕业论文没写完能查重吗?

大家也知道,论文一般是整篇进行提交检测的,或者是全部的正文内容提交查重系统进行检测。大部分的高校都是使用知网论文查重系统,如果是在校内使用知网论文查重系统,学校通常会提供给毕业生有限的免费论文查重次数,大部分最多也只有2次。

如果是自己在校外使用知网论文查重,那么需要支付昂贵的查重费用,因为目前知网的论文查重价格在国内论文查重行业的收费价格是十分贵的,并且是以篇计费,还会随着论文查重旺季而上调价格。

如果大家毕业论文没写完的话,是可以查重的,可以使用paperfree论文查重。国家以及论文查重系统没有硬性规定说没写完的论文不可以查重,只是说将论文全文提交检测的重复率会比较精准。并且,如果论文没有写完,将论文提交知网进行检测话,是十分浪费的,需要支付的查重费用又比较多,所以不建议大家论文没写完就使用知网论文查重系统检测重复率。

中国有多少博士,博士现在的待遇水平如何?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我将亲身说法。

我这一级中国人民大学一共是九百多个博士,基本上一个博士生导师带一个博士,记得有一次某领导说人大的博士生这几年是一级九百多个,这样算的话,按四年制,人大校园目前就有超过3600个博士生(不算延期毕业的)。

每一年大家都说是最难就业季,因为高校毕业的学生太多了,当然本科生是主流,博士生看起来还是少,不过2017年毕业的博士生也有将近六万人,而且博士呈现扩招趋势,2017年招生就高达八万人的规模,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目前很多高校削尖了脑袋都要申请到博士点,博士点只要实现了零的突破,剩下的就好办了。这样的话,博士生的规模在可预见的将来势必进一步扩大。

至于博士生的总数。1982年我国才开始实行博士学位授予制度,到1995年,这十多年不超过十万人(那个年代大学生都还是稀有,博士生更是抢手货),后来国家统计局做过统计,从1995年到2017年,目前是有70万人。前后两者相加。算上2018年毕业的博士8万博士,目前中国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人有八十多万人。

博士生的待遇有文理科之分,有部属院校和地方院校之分,双方的差别是非常大的。

人大的博士生补助执行的是国家标准,一年15000元,按十个月发放,一个月1500,对于我们来说,一般一个月一千多够用了(遇到随份子就不够用)。听说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比我们高,具体数字都是道听途说,不方便透露。我哥在四川大学华西读博士,为理科,收入是我的两倍还多。他们的补助是国家发的加上学校发的加上实验室发的再加上导师发的,我只有国家发的。

这张照片里,黑色衣服是学士,蓝色衣服是硕士,红色衣服是博士。

笔者博士生一枚,若能顺利毕业,则刚好而立之年,这辈子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用在了读书求学上面了,我觉得非常值得。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愿意来读博士吗?

期待您的关注,欢迎评论区交流。

谢邀,我本身也是博士毕业,现在在科研机构工作。

先说下博士数量吧,到现在中国博士大概在80万多,每年毕业人数差不多在7-10万人,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博士还是很好就业的。

其次说一下值不值得读博士这个问题,近几年在职博士已经越来越少了,对博士学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即便你毕业了,学术水平没培养起来,将来在工作中也是很麻烦的。所以博士期间的确是很累的,以我为例,我硕士毕业的时候68kg,帅的一逼,博士毕业的时候93㎏,油腻大叔,因为确实累,就吃得多,同时也确实没什么时间或者叫没什么经历运动。所以,没有一颗学术心,不建议读博士。

再说说博士的待遇吧,博士毕业一般进高校或者科研机构(去公司工作的不谈)。科研机构一般是事业单位,看当地事业单位公工资水平,当然除了基本的外,还有绩效,这个东西就看你干的多少了,一般情况下越老越吃香。一般工资而言,一线城市在2w左右(税前,年轻人),二三线城市5k-20k之间不等。高校的话工资要比科研机构高一些。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


2019年9.26日,小西刚给课题组的3个博士新生、1个博士后添置新的台式机,便于他们处理数据和撰写论文。近5年,我们课题组的博士招生人数变化不大,大约是3-4个博士生/年。部分朋友听闻的"一个博士生导师每年带几个博士生"真的很少见。

但是,我们专业、所在学院、整个学院的博士生招生人数却是有显著增长的,因为每年都在引进新的青年教师(博士),同期也有不少教授遴选为博士生导师。这也是不少学者常提到的"研究生扩招",换句话说,也是不少人有所感觉的"学历贬值"。

之前,我的导师曾说过:要是我们提升学历的速度赶不上学历贬值的速度,硕士生、博士生就白读啦!比如,你读研3年、同学工作3年,要是不努力,单单"混"个硕士学位,那么读研带来的变化将达不到你的期望。

1.我国有多少博士?

博士:博士研究生通过在校学习与研究,完成课程学业与学位论文的撰写,经论文查重、外审等流程后,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并被校学术委员会授与博士学位的人。

也许,上面关于博士的定义有点拗口,通常的说"已取得博士学位的人叫博士"。同理,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叫博士生。不过,便于称呼、简化,通常也将在读博士生喊为"××博士"(更加顺口)。

我国有多少博士的数据每年都在快速增长,因此往往统计的不太准确,比如每年6、12月有2批博士研究生被授予博士学位。以教育部2019年7月发布的《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为例,其中:

2018年招收博士生9.55万人,在学博士生38.95万人,毕业博士生6.07万人。

自我国1978年培养之一批18名博士生(上图)开始,博士生招生人数持续在增长(增长率有不小的浮动)。2013年11月,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在论坛介绍中提到,博士生招生快速发展,实施研究生教育35年来,已培养逾50万名博士人才。

2014年之后,我国每年博士授予人数大约在5.5-6.0万人左右,以更大数据估算即:

50+2.5(2013年下半年)+6+6+6+6+6+3=85.5万人

折算上之前"逾50万人",截至2019年9月,我国已培养的博士约为90万人左右。

之前,小西也提到2018年博士招生9.55万人,毕业仅有6.07万人。这个比例(63.56%)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约有2/3的博士生4年学制内无法正常毕业(延期)。因此,我建议不要盲从读博。

2.博士现在的待遇水平如何?

博士的待遇放到个体上,差异性非常大。博士常见的几个求职选择:

① 留高校、研究院所做一名科研工作者。

比如,进入高校做教师(青年教师=青椒),普通大学讲师引入的话,待遇在10-12万元/年;"双一流"大学特聘副教授、教授引入的话,待遇在24-30万/年。当然,诸如"青千"、"优青"等高层次引入的话,待遇可达到50万元/年以上。

除了工资的基本收入,还有可观的安家费(或给套房),如根据人才层次15-100万不等。同时,为便于科研工作,会配套不低的科研启动费,如不少高校是30-60万/人。

优秀的博士,甚至可以和单位"谈条件",如解决配偶工作(如进财务、图书馆等,有编制)、解决孩子读书难题(如入学单位配套优质中小学、幼儿园等)。

在地方引入博士时,会给予一定的住房补贴,如长沙是1.5万元/年;直接落户或给予较高的落户积分等福利。

② 进入企业,从事研发等工作。

之前,华为发布的一则通知激发不小的争议,其中关键的是给予博士200万的年薪。

我记得一个HR曾和我说过一句话:你想要百万年薪,没问题、真的不多,只要你值这个价,那公司就捡到宝了。而且,能拿这样的年薪,需要付出的努力和承受的压力同样不小。

不过,小西熟悉的几个博士进入企业的,待遇都是不错的,待遇基本上达到20-25万/年。其中,大部分博士工作几年后就"跳出来",自己创业。

另外,部分博士会选择考公,待遇的话和单位、定职有关,待遇的话并没有额外的增长。不过,在很多单位,博士工作努力、成绩出色的话,有更大的提拔机会(成不成还得综合参评选拔)。

如今,博士的总体情况是"博士仍然稀缺,重在提高质量"。

也许,不少博士单工资收入不高,部分科研成果好的博士年终绩效(科研奖励)是非常高的,去年我们一个优秀同事年底拿了30多万。年后,就看到她换了一辆新车。

但是,双非大学等普通院校的不少老师没有足够的课题和经费,也发不出好文章的话,单工资收入真的不高,扣完各种费用后到手四五千/月的博士不少。

看了博士的人数和待遇,你还有想法读博吗?

小西的答题肯定有些许不到之处,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小西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这将是我答题更大的收获!

博士研究生等高水平人才比例仍然很低

碰巧昨天晚上整理了这个数据,据教育部2015年的统计数据为博士毕业生53778人,招生人数74416,在校博士生人数326687,近几年每年按照8万人的招生人数,博士生人数当在70万左右。总体来说,博士生人数占总人口比例仍然非常低,是高水平稀缺人才。

博士研究生就业单位层次相对较高

说到博士生的待遇,可以先了解一下博士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从下图可以看出,博士毕业后主要去向是高等院校,比例超过了40%,其次是科研院所,以及 *** 机关,事业单位。所去的单位层次相对均比较高。

博士研究生就业各方面待遇较好

前两天看到了一所地市的二本院校的 *** 信息“对于学校 *** 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学校为其办理正式入编手续,聘期内按照校内同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标准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同时,学校根据不同人才层次提供相应的安家费、科研经费和校内岗位津贴。”从表中可以看出,单位给予的安家费更高达180万,更低也有45万或80平房屋一套。另外每年还有各种津贴补贴等。相信地,硕士研究生的待遇则有很大差别:“硕士研究生实行不占编制聘用(即过去的“人事 *** ”),工资福利待遇按照学校在编在岗同类人员执行,按国家和地方政策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可见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待遇方面有着质的区别。


上图是据第三方统计的不同层次学校,不同学历之间的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时的平均薪酬对比,博士生平均比本科生高出3000到5000,比硕士研究生也平均高出1500到3000每个月。

各地高水平人才紧缺,福利待遇好

除了工资更高,博士研究生在其他待遇方面也有明显优势。今天早上刚看到一则新闻,刚过完年,各大城市就开始了新一轮人才大战,为了吸引高水平人才,各个城市都给出了相当优厚的条件:放宽条件解决户口问题,给予住房补贴(或直接分配住房),给予科研启动经费,给予绩效津贴,帮助解决家属工作,孩子上学等问题。总之为了吸引和留住高水平人才,各个大城市尽全力帮助解决后顾之忧。

所以就目前来说,博士仍是稀缺的高层次人才,同样也是高收入的人群,只要能坚持学习深造,还是非常值得的。

目前我国的博士获得途径为,先取得博士研究生资格,然后在校园继续进修跟进行各种研究,并且完成相关专业课程作业后,就开始创写学位论文,个人博士论文完成后,需要经过严格的论文查重,再进行外审流程,最终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的答辩考验。这些都合格后,校方的学术委员会就会授予该考生正式的博士学位证书,那么一个新博士就诞生了。

当然写论文的难度是很大的,为此坊间衍生了不少替写毕业论文的 *** ,价格昂贵,质量堪忧。那么通常取得正式博士学位的学者才能称博士,在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叫博士生。关于我国博士的数量,这个很难定出准确数字,目前我国每一年的博士人数都在飞快增长,又无系统化的机构进行准确统计,因此只能预估一个大概数字。

我国每年六月跟十二月份都会毕业两批博士研究生,他们都欢欢喜喜的拿到博士学位证书,正式踏入了社会。那么以中国教育部2019七月份公布的《2018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中,我们看到,2018年中国境内录取的博士生约达9.55万人,在读博士生38.95万人,而拿到博士学位毕业的博士为6.07万人,这其中还不包括全世界留学归来的博士。

那么中国1978年训练出来的之一批博士生共有18人,后来随着中国的经济飞快发展,使得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越来越多。到了2013年底,教育局透露出消息称,我国施行研究生教育长达35年,一共培育出近五十万位博士。2014年,成功拿到学位的博士约为6万人,以此推算一直到2019年,我国大约有博士80万。因此博士入社会后的竞争就成为广大学子的重点关注对象。

目前,从我国毕业的博士只有小部分进入企业上班。其中原因,一是中国企业要找的是适合该工作的人才,并非学历越高越好,所以对于博士的需求不大。二则是给予博士的工资福利很一般,没能够吸引博士前来应聘。诸如一个化学专业的博士,去企业公司应聘的话,人事部一般会给他开出1万到1.5万的税前薪资,而且还得去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才有这种待遇,然后人家会给安排你药物研发之类的工作,这对于一个拥有抱负的博士来说,很难赚到买房钱。

另外毕业出来的博士,一般会选择去如下的七类工作单位上班:国企、外企、 *** 机关、科研院、高校教师、国内博士后、出国博士后。毕竟博士的薪资跟自身所学的专业严重挂钩,一般无论选择那个工作,博士的平均年工资,大概在15万~70万之间,另外省份市区院校机构给予博士的补贴福利,也会因地区原因各有不同。

还有一点,就是博士的薪资福利跟自己的学历相关,学历高则工资高,听说中央部属高校的博士生,其补贴标准为每人15000/年,清华大学某些理工系的博士生,在扣掉学杂费后,一般每月会有六千六块,北大的博士则有6000元左右。所以说,博士就是博士,其每月薪资平均要比本科生高出三千到五千左右,比硕士研究生高出1500~3000元左右。

从中国企业目前的用人环境来推断,博士依旧是高等教育人才,出社会后一个个都是精英,说话又好听,有些专业博士还是稀缺的高端人才,拥有着超高的收入跟福利。所以为了美好明天,他们再努力也是值得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河北高级职称论文查重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河北高级职称论文查重率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