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审流程图

01、初级职称评审评审条件要求:

微信号:jy00200200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大专:3年,本科:1年,专业相同或相关(专业不符需按照职称评审评审条件要求延长2年时间)

02、中级职称评审评审条件要求:

具备初级职称:初级四年后,晋升中级职称,同样,学历专业也得满足

不具备初级职称:大专七年,本科五年,研究生三年,博士一年

除此之外,人才业绩、论文、专利也有详细要求。

03、高级职称评审评审条件要求:

高级职称评审前提以具备相关专业的本科学历最基础,从而满足:

具备中级职称:5-7年后,晋升副高级职称

不具备中级职称:11年后,直接办理副高级职称

除此之外,人才还需要在业绩、论文和专利层面满足职称评审条件要求。

不满足以上基本学历条件的,您也不懂担心,可以联系小职老师看看自己究竟哪里欠缺,从哪里开始准备比较好,小职老师都会告诉你的。

步骤二:准备职称评审申报材料

职称评审怎么搞?确定职称评审申报条件和准备材料是很关键的一步,申报人需要确定自己的学历年限是否符合申报资格,接下来再按照要求去准备相应的职称材料,开头之一步咱们已经把学历、专业和年限确定好了,正好看看材料问题。

职称评审过程中,除了基本的学历材料之外,剩下的比较重点的就有工作业绩、论文、专利、继续教育学时、社保材料、荣誉奖励等等。其中人才的业绩材料比较耗时,整理起来相对繁琐,切记联系小职老师的时候抓紧时间提供,然后就是论文和专利了,就以论文来说,职称论文发表时间少则要两三个月左右,这还算比较好的,而且后期文章刊登在网上的时间比较慢,也就是检索,发表、出刊、检索都需要时间,所以论文发表时间要尽量提前,专利周期就更长了,8-14个月才是正常的周期,如果说参加中高级职称评审,没有专利的,至少提前一年准备,没有论文的,至少提前半年开始准备。

步骤三:开始递交职称评审申报材料

确定自己可以申报了,准备好职称评审申报材料的,人才就可以开始准备职称评审上报了,职称评审流程中,材料大问题,河北职称评审的时候,目前采取的政策是线上线下并行,人才既需要在网上进行信息填报,又需要准备纸质材料,网上申报不只是填写基本信息,还需要上传相关对应的附件,比如说业绩扫描件、论文扫描件、专利等等,这里要注意一点的就是,申报职称所需的业绩材料、论文、继续教育等都是有受理截止时间的,大家一定要留心各系列职称年度申报评审通知政策文件中所明确的申报材料受理截止日期,如果说规定建筑专业截止到7.22日,那您就应该把所有准备好的材料在22日之前递交完毕,只可能提前,不可能延后。

步骤四:专家进行职称评审材料审核

其实第三步骤递交材料过程中,就开始审核材料了,报送申报材料后,工作人员会先对材料审核,如果确定材料符合要求的话安排人才后续的申报,如果说有问题,需要改的,抓紧时间修改,很多人才三五次修改都是正常的。

步骤五:职称评审评委会进行专家评审

递交材料的时候专家审核只是之一步,后续各评委会专家评审才是重点,比如说建筑专业,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这一步就是重头戏,评审委员会组建单位组织并召开评审会议,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投票表决,人才也会因为各个部分的得分来确定是否通过,很多人才总以为要求一篇论文,三个业绩,我就这么准备,错了,这是门槛,您具备这些材料不是说您就一定通过,而是您符合基本门槛,后续能够通过还要看横向对比,如果说别人都是三篇论文,十个业绩,那您依旧被淘汰啊!

步骤六:职称评审答辩

答辩的时候,重点看看您的业绩材料,看您的技术工作总结,正常参加工作,懂技术,懂政策的人才大部分通过率都不是问题。

步骤七:职称评审公示

待评审工作结束后,人才答辩完毕结束,职称评审委员会组建单位应当对评审结果进行不少于5-7个工作日的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这也是小职老师一直发布职称评审公示的原因,有公示名单,就说明您通过了,没有公示名单,说啥都没有用。

步骤八:职称评审下证

按照河北目前的政策来说,下证都是来年四月份左右。

[河北省]河北职称梳理上报,河北省职称信息录入管理系统

职称梳理上报有什么用

视公司不同可以获得一定的嘉奖。

职称梳理上报制度一直以来都是备受争议的,有人觉得专业技术,是要以能力更为重要,不屑于搞这些形式,觉得职称会早晚会被取消。亦有人则靠职称打开事业另一扇大门,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近几年的也加大力度打击挂* ,企业出于各方面综合考虑,只能用本单位人员的证书,那么在同等能力下,有证人员就更加突出,那么拥有职称证书的人员,在升职加薪的时候肯定是有优势的。

河北省职称信息录入什么时候开始

河北省职称信息录入工作由省社会组织职称评审委员会统一组织实施,具体从2020年9月1日起开始录入。具体实施时间为2020年9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期间社会组织及其单位要加强组织管理,做好职称信息录入工作。

河北初定职称申报多长时间下来

需要等官方具体通知。

之一阶段:准备职称申报条件。这一时期的准备高峰通常是在每年的五、六月份,主要是忙着收集整理各项职称材料。当中既包括了基础的社保、工作证明、劳动合同等基础材料,也有工作业绩、继续教育学时这些重点材料。虽则初级职称评审难度不高,但对于没评过职称的人来说,收集起这些材料来还是比较吃力。特别是业绩这种对评审通过率有影响的材料就更不容有半点差池了。因此为了能够有足够时间去检查梳理材料,同时考虑到材料受理时间的影响,空格教育还是建议人才提前收集材料,这样对自己才有保障。第二阶段:职称申报材料受理。这一时期的节点一般是会出现在每年的八月底,通常人才要在每年的八月底前就要提交完所有材料,然后进行预审。至于职称材料提交形式是线上网报和线下送审相结合,这里要注意在进行网上申报的时候要选对正确网址,另外填写材料的时候要注意相应规范,避免提交上去的时候出现问题。第三阶段:组织评委专家评审。正式的评审程序通常是集中在下半年开评,原则上是会在12月月底前完成评审工作。第四阶段:评审结果公示并出证。专家评审通过后,过段时间会在人社局官网上公示通过者名单,如果你榜上有名的话就稳了,另外现在改革后实行电子版证书,大家也可以留意下。

河北省2022年高级职称评审通过什么系统上报

采取纸质版和网上系统申报两种方式同时上报。

河北省职称评定目前采取纸质版和网上系统申报两种方式同时上报,2021年是河北省职称评定网上申报系统实施的第二年。

教师高级职称评审条件和材料要求,各个地区都是不一样的,建议教师评高级职称更好以单位下发的评职文件中的要求准备相关的材料。

河北省职称信息管理系统官网入口地址

河北省职称信息管理系统官网入口地址:

关于职称信息录入的通知

根据《二一五年全省职称工作意见》中“完成全省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信息的收集统计河北职称梳理上报,建立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库”的文件精神,我处将开展存档人员职称信息录入工作。

一、信息录入范围:

1、人事档案在我处存放的人事 *** 人员(以下简称“ *** 人员”)的职称信息;

2、 *** 人员现任职称信息,即更高级别职称信息需要录入;

3、 *** 人员的现任职称如果由外省评审取得或企业内部评审取得的,不在本次信息录入范围之内。

二、所需材料:

(一) 现任职称是通过我处上报各评委会并最终取得的(包含初聘、认定、换证、中级、高级、正高级)

1、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

2、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之一学历和更高学历);

3、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之一学历和更高学历);

4、学历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历认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之一学历和更高学历);

5、职称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

(二) 现任职称不是通过我处上报评审材料并最终取得的

1、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

2、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之一学历和更高学历);

3、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之一学历和更高学历);

4、学历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历认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之一学历和更高学历);

5、职称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

6、评审表或初聘表原件及复印件1份。

7、加骑缝章红头文件复印件(即现任职称审批通过文件)或者是取得职称的评审机构出具的证明(初聘)。

(三)现任职称为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考试取得(经济、会计、审计、统计、软考、卫生、翻译、2015年通信)

1、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

2、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之一学历和更高学历);

3、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之一学历和更高学历);

4、学历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历认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之一学历和更高学历);

5、职称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

6、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考试成绩网上查询页,加盖现单位章,

(四)如以单位名义集体录入职称信息,除上述材料外,还需提供《 单位名称 职称信息录入明细表》电子版及加盖公章的纸质版各一份 《单位名称职称信息录入明细表》.xls。

三、信息录入流程

1、携带上述材料到我处登记基本信息;

2、到我处登记基本信息后次日,方可登录河北省职称信息管理系统(),录入本人详细职称信息; 点击查看 《河北省职称信息系统个人操作指南》.docx

3、我处审核后,再次登录河北省职称信息管理系统,查看是否审核通过。审核通过的,表示职称信息录入成功;

4、审核未通过的,按照系统提示的未通过原因,修改后再次提交后等待审核,直到审核通过。

四、时间安排

即日起至2016.05.31 (周六日、法定节假日除外)。

五、温馨提示:

1、首次登录河北省职称信息管理系统个人界面后,请立即修改个人密码,以免河北职称梳理上报他人登录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信息录入、审核未通过期间档案请不要转出,以免影响信息审核。

3、以单位名义集体录入职称信息的请提前与我处预约,预约 *** 400-607-6006 ;